"為避免村民占道置辦紅白事帶來的道路堵、臟亂差問題,2015年,我們村委會在村里一片空地上設立了面積約8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點,作為村民集中辦婚事、喪事的專門場所。"白云村村黨支部書記王桂平說。
便民服務點設好了,新問題接踵而至:辦喪事噪音擾民。本是便民,奈何擾民?這是因為該場所管理不到位,村民在辦理喪事時放鞭炮、敲鑼打鼓,附近白金壹號小區居民飽受噪音之苦。"自2019年入住以來,但凡置辦紅白事,我們被不分晝夜地被鑼鼓聲響包圍,常常是凌晨四五點就響起鞭炮聲。記得某一個月,接連辦了4場喪事,一辦就是好幾天,實在是不堪其擾。"家住白金壹號小區B6棟的李先生說,從2021年起,他曾多次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臺反映,希望完善白云村便民服務點的管理工作,別讓便民之舉變為擾民之因。
"每每接到市民反映,工作人員都會立即趕往現場,對置辦紅白事的村民進行教育和勸阻,同時也在村里廣為宣傳,禁止敲鑼打鼓放鞭炮,但便民服務點噪音擾民問題仍時有發生。"白云村村黨支部副書記雷雨鑫說。
幸而,貴陽貴安農村"五治"的新風吹進了白云村。白云村村委會積極引導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厚養薄葬,杜絕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同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納良策并制定新規。
2021年12月,白云村村委會便民服務點"治風"新規正式出臺:進場置辦紅白事的村民需預交3000元押金,如發生違規做法事、敲鑼打鼓放鞭炮擾民、場地臟亂差等違規現象,將扣除押金,所扣資金用于加強該處的噪音防護設施及衛生清理等;置辦白事的村民,做法事的時間不能超過晚8點,同時嚴禁燃放煙花爆竹。"村民代表大會上,大家對此都表示認可,同時也在村委會進行了張貼公示。"雷雨鑫說。
"治風"新規實施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已經有8戶群眾先后置辦紅白事。雷雨鑫說:"大家都很配合,交了3000元押金,也都遵守了相關規定,辦完事后,押金如數退還,效果比較理想。"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白云村將群眾需求"置頂",乘著"治風"的浪潮,尋求便民利民與不擾民的平衡點。
"如果村里沒有便民服務點,村民辦理喪事就只能占道或去殯儀館。占道置辦容易造堵且讓人‘膈應’,殯儀館路途遙遠、花費較大,而在便民服務點只需要交200元水電費便可置辦紅白事,非常人性化。"村民鄧生智說,大家都很支持村委會出臺的新規。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林波
編輯 王欣 / 編審 李楓 / 簽發 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