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巧、實習生張文琪、簡承超攝影報道:遭遇電詐時最幸運的事,莫過于有人在你即將受騙的時候果斷伸出援手。2021年全年,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共接獲反詐預警93513起,日均反詐勸阻256起;為86名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共計260萬元。
3月16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探訪紅谷灘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反詐勸阻中心(以下簡稱紅谷灘反詐中心)。在這里,反詐民警通過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和精準大數據分析,對轄區內成千上百正在遭受電詐的群眾進行勸阻。
"我們戰斗在攔截電信詐騙最前沿,是守住老百姓錢袋子的第一道防線。"反詐民警吳杰說,他們的任務就是通過勸阻,讓已被犯罪分子盯準的群眾免受經濟損失,不再成為一名受害者。
這里有觸目驚心的數據:
紅谷灘區一年至少發生93513起電信詐騙預警
近年來,南昌公安建立電詐預警立體式防御網絡,通過開通96110反詐勸阻電話、反詐App程序,以及與銀行、醫保、電信營運商等部門筑造防范電詐防火墻等方式形成防范應對電信詐騙合力,以第一時間阻斷發送,切斷詐騙渠道??墒遣坏貌怀姓J,電信詐騙犯罪案件仍呈高發態勢,已成為最嚴重的侵財類犯罪——2021年全年,僅紅谷灘公安分局就接獲93513起電詐預警,打出了逾十萬個反詐勸阻電話,日均反詐勸阻256起。
"9.35萬余起電詐預警只能反映部分電詐犯罪活動,仍有相當部分群眾在遭遇電信詐騙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觸發預警機制,可能遭受經濟損失。"民警吳杰則告訴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電詐預警信息都是電詐犯罪分子在實施詐騙過程中,被公安部門設置的反詐防火墻發現、攔截后并發出警報后,再由各級公安機關及時處置的案件起數……實際上,還有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乃至短消息等方式繞過反詐防火墻而實施詐騙。
紅角洲片區一周內觸發41起"紅色"預警
根據電詐預警大數據分析機制,涉詐預警級別分為高危、危險、一般、普通等4類,并依次以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以標注危險級別。其中被標注為"紅色"的電詐預警,則意味著受害人因為已經與詐騙分子保持了長時間通話,很可能已被對方詐騙話術"洗腦",面臨巨大的財損風險。
據紅谷灘反詐中心提供的數據,今年3月5日至11日,紅谷灘區在這7天時間就觸發了112宗紅色高危電詐預警;其中觸發"紅色"最多的分別是紅谷灘公安分局紅角洲派出所轄區41起、九龍湖派出所轄區17起、生米派出所轄區9起。
"發現有人觸發紅色高危涉詐預警后,反詐民警在第一時間就會與對方聯系,通過電話、見面等方式讓群眾別被騙子迷惑,更千萬別把錢轉進騙子提供的賬戶。"吳杰解釋說,這112宗紅色高危電詐預警并不意味著群眾已經上當受騙,而是表明對方有可能遭遇詐騙風險。反詐民警的主要工作,就是針對各類電信詐騙案件的特點對潛在受害人進行安撫、教育,以人工阻攔的方式防止群眾上當。
這里有讓人后怕不已的案例:
騙子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冒充客服詐騙
今年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電信詐騙分子當然也不會在這天休息,反而可能借助"3·15"消費者日的這一特殊時間冒充購物網站客服甚至是市場監管、公檢法等執法機關單位對群眾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在冒充客服時不但曉得你的名字、電話,還知道你在購物網站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吳杰介紹,今年3月15日當日,紅谷灘公安共接獲21宗電詐紅色高危預警,其中就有2宗是不法分子冒充商家客服,以商品遺失、損壞等理由向消費者謊稱"退費",實則在所謂退款交易中誘騙對方將錢款打入騙子提供的賬號以實施詐騙。
3月15日下午3時20分許,紅谷灘反詐中心接獲的一條紅色高危反詐預警信息顯示,生米街道辦轄區內有居民與涉詐電話通話時間長達10分鐘,可能已經陷入詐騙陷阱。中心預警人員立即通過96110反詐電話聯系潛在受害人張某,發現她當時已經按照對方的指示打開了手機銀行APP,正準備將一大筆錢轉入"客服"賬戶。
"冒充客服的騙子說,因為交付的商品有質量問題要退返消費者200元,可在返錢時誤操作轉了500元,因此理直氣壯地要求消費者退錢。"吳杰介紹,當時詐騙分子已經取得了消費者張女士的高度信任,并指揮她下載某款APP后已經可以遠程查看張女士手機。
反詐勸阻時機可謂是稍縱即逝——這邊是反詐民警不斷地撥打張女士電話試圖取得聯系;那邊騙子正通過遠程操控,恐嚇她必須把銀行賬戶錢款全部轉出,否則銀行卡就會被凍結……萬幸的是,紅谷灘反詐民警終于及時找到了人在生米轄區的張女士,在其賬戶98500元存款即將轉出時成功攔截,成功阻止了這起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案件的二次發生。
這里還有讓人感動不已的服務熱情
反詐民警與1659名群眾"面對面"竭力守住錢袋子
"您好,138****機主,我是紅谷灘反詐中心。剛平臺預警到您接了一個陌生電話,這邊顯示對方號碼是詐騙黑名單,你千萬不要相信……嘟-嘟-嘟……"16日上午,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在接受紅谷灘反詐中心相關勸阻培訓后,撥通了一名市民電話試圖進行勸阻——預警信息顯示,對方與涉詐電話通話時間已近3分鐘,正在遭遇詐騙風險??僧斢浾邉倓傋詧蠹议T,話音未落對方便直接掛斷電話。
"我每天撥打五六十個反詐勸阻電話,其中有不少人剛一接聽就掛斷,這讓人很無奈。"反詐勸阻預警信息不斷在更新,紅谷灘反詐中心輔警林若愚也一直在撥打潛在詐騙受害人電話進行勸阻。按照反詐勸阻流程,林若愚首先要自報家門,其次是提醒對方在接獲疑似詐騙電話后千萬別下載APP、千萬別向陌生人轉款??闪钊诉z憾的是,有人在接到林若愚打來的勸阻電話時要么旋即掛斷,要么反而怒斥他是騙子,連個解釋的機會都不給。
"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委屈,可轉念一想,如果我們公安也放棄勸阻,那豈不是遂了騙子的愿、讓更多人受害嗎?"林若愚告訴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在日復一日的反詐勸阻工作中總會有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惡語相向。但公安反詐勸阻工作的職責就是要幫群眾守住"錢袋子",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只要有人上當受騙,我們就不會不管!"林若愚說。
"構筑立體式反詐勸阻防線不僅僅是反詐中心,還有我們所有轄區派出所和每一名反詐民警,我們都是戰斗在攔截電信詐騙最前沿。"吳杰告訴記者,大數據研判發現,從今年開始,南昌日均有千余人成為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潛在受害人。而在紅谷灘公安分局去年接獲的93513起反詐勸阻警情中,除線上勸阻外,有1659起警情是反詐民警千方百計找到潛在受害人,"面對面"地進行勸阻,一年中至少幫助86名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60萬元,這一成績離不開各轄區派出所、各刑偵中隊百余名反詐民輔警的努力和配合。
值班編輯:陳凱
值班審核:陳遠路
值班編委:游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