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忠實履職 保障發展回應期盼
25日下午,市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王錫友,在市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司法為民增福祉,以檢察履職回應群眾期盼。堅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依法履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職能,批捕各類刑事犯罪4790人,起訴20190人;批捕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626人,起訴891人;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協同完善監檢銜接配合機制,提前介入案件114件,提出補證意見231條,起訴272人;依法辦理一批大要案,得到最高檢和省檢察院充分肯定;突出查辦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等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立案偵查9人。全力守護群眾美好生活,11408件群眾來信來訪全部實現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實體答復;嚴懲制售假藥劣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224人;重點打擊侵害老年人、殘疾人權益犯罪1311人,幫助進城務工人員討回"血汗錢"1200余萬元。傾情護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依法不捕不訴333人,附條件不起訴115人,引入社會專業力量幫教,70名未成年學生重返校園;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246次。認真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對涉嫌犯罪但無需逮捕的,不批準逮捕2659人,對犯罪情節輕微、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決定不起訴2104人;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建議變更強制措施或釋放654人。
報告指出,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深耕主業謀發展,以檢察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做優刑事檢察,五年來,共監督立案228件,監督撤案277件,追捕277人、追訴687人;提出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130件,法院改判或發回重審97件;開展巡回檢察14次,督促整改監管不規范、不到位等問題156個。做強民事檢察,辦理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038件;依法作出不支持監督決定490件;對審判、執行中保全措施不當、適用程序錯誤等問題提出糾正意見558件;監督糾正"假官司""假調解"107件。做實行政檢察,對行政審判、執行活動中違法情形發出檢察建議344件;對超過法定期限尚未執行終結的案件,發出檢察建議162件;會同行政機關實質性化解"程序空轉"爭議案件,推動215件久拖不決的案件案結事了人和。做好公益訴訟檢察,聚焦重點領域,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51件,提起訴訟58件,通過辦案復墾耕地、林地896畝;圍繞群眾關心的個人信息保護、英烈權益保護、安全生產等問題,辦理相關案件57件。
報告指出,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守正創新賦動能,以檢察改革激發工作活力。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遴選員額檢察官5批290名,配備檢察官助理177名;突出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建立完善檢察官業績考評機制。健全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重塑性調整兩級院內設機構,構建起"四大檢察"法律監督新格局;全面推開"捕訴一體",工作質效大幅提升;全面落實"案-件比"評價指標,最大限度節約司法資源;探索建立"五位一體"檢察建議公開送達機制。構建新型法律職業共同體,搭建檢律"溝通交流""業務互助""素能提升"三大平臺;積極推動律師互聯網閱卷服務;探索構建新型檢警關系,與公安機關創新建立"365 檢警銜接"機制。做強打響智慧檢務品牌,自主研發業務辦案智能輔助系統、檢察官綜合業績智慧評價系統;檢察技術研究所與中國電子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報告指出,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強基固本重自強,以過硬本領鍛造檢察鐵軍。堅持政治建檢"鑄魂",主動向市委、省檢察院請示報告重要事項、重大案件216次;舉辦專題學習120余場次,培訓4800余人次。堅持從嚴治檢"固本",認真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從嚴從實開展檢察隊伍教育整頓,排查整改頑瘴痼疾問題374個;監督檢查同級政法機關司法案件10175件,發現執法司法問題1006個。堅持素能強檢"聚力",開展案例研討、業務競賽、精品微課等實戰化崗位練兵206次,受訓干警6000余人次;5項創新工作獲省級以上創新成果獎,50件案件被評為全國、全省典型案例;抓好檢察智庫建設,開展檢校共建。堅持監督促檢"塑形",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工作41次;廣泛接受民主監督,對政協委員的提案認真辦結答復;常態化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1066名群眾面對面感受檢察工作。
報告指出,2022年全市檢察機關將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政治統領,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二是主動作為,在服務發展大局上體現新擔當;三是履職盡責,在回應社會關切上展現新作為;四是精準監督,在維護公平正義上取得新成效;五是從嚴治檢,在過硬隊伍建設上展現新風貌。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汶寧 攝影 陳陽 編輯 孫青 審核 王天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