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覆蓋面積大不大?居住環境美不美?社區活動是否豐富?"是近年來寶山月浦鎮樂業五村的居民最關注的事情。作為上世紀90年代建造、擁有2400余戶居民的老小區,樂業五村如何才能做到"彎道超車",將自身短板轉化為社區發展的優勢所在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小區了解一下吧~
好制度才能有好基礎
樂業五村黨總支以標準化提升組織力,以規范化凝聚戰斗力,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通過黨史知識競賽、觀看電教片、參觀圖片展、過政治生日、便民服務、才藝展示、徒步健走等多種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喜迎建黨百年,團結黨群關系,增強了社區歸屬感。關心關愛社區困難黨員群眾,制定關懷幫扶制度,對年老體弱和生活困難的黨員定期走訪慰問。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完善黨員聯系群眾的機制,線上依托"社區通"平臺,線下黨總支帶頭傾聽社情民意,暢通群眾訴求,年內收集并落實群眾意愿25個,完成率100%。
總有居民"抱怨"社區活動不夠豐富怎么辦?樂業五村"滿天星"志愿服務隊應運而生。由黨總支委員為主要成員,積極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物業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巡查、清理綠化帶、樓道等,改善社區整體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定期開展修鞋、理發、磨刀、修傘、量血壓等多種便民服務,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打造"悅芽營地"品牌,開創青少年服務新模式。樂業五村還建立了"悅芽營地"青少年活動室,由黨員志愿者帶領小區青少年定期開展環境整治、書法學習、民俗節慶等活動,以多彩且主題鮮明的活動加強校外服務,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多方努力下,樂業五村完成道路修復拓寬、停車位改建、綠化新種補種、大門"人車分流"等一系列環境改造工程,小區首臺加裝電梯也正式竣工。老小區居民生活質量隨著這些改造的不斷深入得到了明顯改善,黨總支真真切切地把民生事辦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小項目"蘊含"大民生",樂業五村黨總支正是通過"自治+共治"的方式,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在不斷促進小區舊貌換新顏的同時,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領社區治理開新局、譜新篇。
通訊員:瞿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