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青島中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發布"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事例。
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組織員額法官開展"法律六進"(即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活動69次,參與法官171名,發放普法宣傳資料1500余件,受眾近萬人。開展"民生傾聽"活動,升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建立"專職話務員+員額法官"的話務接聽團隊,共接聽來電46704件,答復滿意度99.94%,116位員額法官參與值班,接聽電話3300余個,滿意度100%。加強代表委員聯絡工作,"面對面"聯絡各級人大代表204人次。青島中院領導帶頭聯系服務重大項目,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主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結合"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制作或發布法治宣傳作品百余件。
開展司法難題"大排查",全面整治頑瘴痼疾。青島全市兩級法院采用重點案件交叉評查、智能化大數據排查等"七查"措施,全面排查法院工作頑瘴痼疾,建立銷號制度,分類施策,靶向治療,確保整改問題清倉見底。其中,開展"藍色風暴"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全市兩級法院清理執行案款6.93萬筆188.03億元,實現超期執行案款發放清零,形成執行案款發放工作良性循環。積極推進涉法涉訴信訪積案化解攻堅,領導干部帶頭包案化解信訪積案561件。組織開展"院長大接訪"活動,18名院領導接待信訪群眾996人次,化解信訪案件144件。
推動司法服務"大提升",優化司法為民舉措。完善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機制,實現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治長效,組織開展涉黑涉惡案件(線索)倒查和掃黑除惡涉案財物處置攻堅行動,全市15件存量涉黑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99.79%,36起生效存量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100%。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訴訟服務水平。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為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引導、立案登記、審判輔助、多元解紛、速裁快審等一站式訴訟服務,在訴訟服務場所建立無障礙通道,為老年人設立便捷窗口,訴訟服務人員現場指導幫助老年人網上立案。制定民事案件訴前調解規范,充實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隊伍,促進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有效銜接。優化立案服務,提高立案工作效率,網上立案平均審核時間縮減到3天之內,訴前調解超過30天調解不成的,強制轉出、當即立案。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上下級法院、檢察院聯動救助,做到"應救盡救""應救即救"。目前,6件司法救助案件,決定救助10人,發放司法救助金額182494.99元。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方便群眾訴訟。全市兩級法院建成互聯網法庭220個,利用互聯網開庭22490場。全力打造山東省首個知產審判智能化3D證據平臺,滿足知識產權案件事實查明和證據管理司法需求。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六個一"系列主題活動,采取系列司法保護措施,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當日,青島中院還發布了10件"我為群眾辦實事"典型事例,包括深入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打造信息化多元解紛平臺、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健全涉訴信訪工作機制、開展"藍色風暴"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據悉,這些事例是今年以來青島中院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實際行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真實寫照,充分展示了青島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成果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成效。(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